從表面上看,知道何時更換反滲透 (RO) 系統中的膜元件似乎很簡單。為了保持簡單,許多公司將使用以下一項或多項準則來更換膜:
· 時間,通常在 3 年后(膜制造商的保修期)
· RO滲透電導率的增加,與其水質要求有關
· 與需水量相關的滲透/產品流速的指定減少
然而,對簡單限制的依賴可能導致過早地更換膜。眾所周知,反滲透膜元件可以使用超過 10 年,同時仍能提供與其啟動時相似的脫鹽率和滲透流量。膜老化引起的性能下降發生得非常緩慢,以至于老化本身在膜的壽命中很少發揮重要作用。相反,更換通常與 RO 系統的維護情況有關。
如果像游離氯這樣的強氧化劑接觸 RO 膜,可能會大大縮短膜的壽命。應當理解,任何接觸游離氯都會損壞反滲透膜,損壞程度與氯濃度和與膜接觸的時間長短有關。隨著持續暴露,RO 脫鹽率將下降,滲透流量將增加,最好通過將滲透流量標準化為水溫和操作壓力的任何變化來衡量程度。
如果在標準化滲透流量增加的同時發生了不可接受的脫鹽率下降,這通常意味著需要更換所有膜元件,即使是在第二次通過時,如果它收到氯化滲透水從第一關開始。
在假設所有膜元件都需要更換之前,可以通過測量來自每個膜容器的滲透水的電導率來更深入地了解問題。一些截留問題可以通過僅更換位于膜容器陣列內特定位置的膜元件來解決,例如在入口水中懸浮固體造成過多污垢時位于最前端。濃縮端容器的性能不佳可能是水垢形成的征兆,或者可能僅與使用低能 RO 膜時水溫升高有關。
如果 RO 脫鹽率下降,則分析膜容器滲透電導率以隔離問題位置以及可能需要更換膜元件的位置。
過度污染是導致膜壽命縮短的最常見原因,可定義為允許 RO 進料到濃縮液的壓降增加 15% 以上或標準化滲透流量下降 15% 以上。如果允許生物顆粒和/或硅酸鹽粘土顆粒聚集并緊貼膜表面,則清洗溶液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潤濕并完全去除材料。如果允許較大的顆粒收集并堵塞通過膜元件的流動通道,則清潔溶液將無法進入這些污染區域。如果清潔不能恢復原始的進料到濃縮物的壓降或標準化的滲透流速,則可能需要更積極地清潔,這通過異地清潔更容易實現。
膜表面污染會導致標準化的滲透流量下降,由于其較高的滲透流量產生,在前端膜元件中污染最嚴重。當這些元件失去滲透時,下游膜元件被迫產生更多的水,從而增加污垢。
無法通過強力清潔恢復正常的滲透流量通常表明所有(第一次通過)膜元件都需要更換。
大的生物顆粒可以從位于脫氯后的管道和系統組件中存在的生物膜脫落到 RO 給水中。這些顆粒可能會被捕獲在前端膜元件的膜間隔材料中,這在使用更薄間隔材料的舊 RO 膜模型中更常見,而不是現在常見的 34 mil 間隔。它們將導致鉛元素的進料到濃縮物的壓降增加,以及在其第一級壓力容器內的所有元素上。如果整個階段的壓降超過 60 psi,它可能會壓碎容器內的濃縮端膜元件。
如果第一級壓降未超過 60 psi,則可以通過僅更換前端膜元件來糾正問題。如果允許出現過大的壓降,容器中破碎的濃縮端膜元件可能也需要更換。
結垢事件可能因多種不同原因而迅速發生,包括化學品注入泵故障或上游軟化器再生不良。許多類型的水垢/鹽分會導致末級壓降增加。如果水垢主要由碳酸鈣組成,則現場清潔通常是成功的,這將導致受影響的膜容器的滲透電導率顯著增加。硫酸鹽垢的溶解度遠低于碳酸鹽,它的存在可能導致需要更換濃縮端膜元件。
當水垢形成導致反滲透末級壓降增加且清洗無法恢復時,只需更換濃縮端膜元件即可恢復原有性能。
在水源中溶解的二氧化硅濃度大于 40 mg/L 且水溫稍低的地理區域中,可能會形成二氧化硅水垢。二氧化硅水垢會堵塞下游元件的膜表面,導致標準化滲透流速下降。由于濃縮端膜元件在其滲透過程中堵塞,水垢的形成將向上游移動,因為其他元件被迫產生更多的滲透物。
對于硅垢,需要更換濃縮端膜元件,更換總量的百分比與標準化滲透流量的百分比下降大致成正比。
了解 RO 性能下降的原因以及哪些膜元件受損將減少需要更換的膜元件數量。它還可以修改 RO 預處理,或者可能的話修改 RO 清潔頻率,以潛在地增加剩余的和新更換的膜元件的壽命。如果無法輕易確定具體的故障模式,則可能會證明膜尸檢的成本是合理的。